« 阿拉斯加之旅(一)蝸牛篇 | 主頁 | 美麗星期天 »

阿拉斯加之旅(二)Denali日誌

1990年,Christopher McCandless 大學畢業,拋棄存款和汽車,斷絕與家人的連繫,花了二年時間打工搭便車,一路橫渡北美到了阿拉斯加。他在荒野中離群索居了一百多天,卻因為野外求生的知識不足,餓死在廢棄的巴士裡(一說是誤食有毒的植物而死)。

這個故事被寫成報導文學 ”Into The Wild” (台譯:阿拉斯加之死),後來又拍成電影,在當時造成一陣轟動。 世人對 McCandless 的評價不一,有人覺得他低估了大自然的嚴酷考驗,白白丟失了性命;也有人認為他是個英雄人物,大老遠跑到他的葬身之處憑弔。

McCandless 最後落腳的地方,就在Denali 國家公園的邊緣。那裡究竟有什麼神奇的力量,吸引無數的登山客、生物學家、還有像 McCandless 之類的理想主義者?




【關於 Denali】


在阿拉斯加原住民的語言中,Denali 是「高個子」(The High One) 的意思,這座山也被稱作Mount McKinley, 是北美洲第一高峰(6194公尺)。

以大山為中心,Denali 國家公園是阿拉斯加唯一可以開車抵達的國家公園,佔地24585平方公里,面積是台灣本島的百分之七十,整個公園卻只有一條90英哩的行車道路,絕大部份區域的唯一交通工具,就是自己的雙腳。

為了控制旅遊對生態環境的破壞,公園在夏天限制遊客開車出入(冬天路根本就不通),遊客必須搭乘巴士入內參觀。巴士種類繁多,有Camper bus,Shuttle bus,還有好幾種Tour bus,常讓剛到的人摸不著頭腦。

其實巴士系統並沒有那麼複雜。顧名思義Camper bus是往來營地的巴士;Tour bus就是遊覽車,有不同的旅遊路線,車上有專人解說,起點和終點都是公園入口;Shuttle bus則像公共汽車,乘客可在任何地點上下車,但是由於公園嚴格管制車上的人數,坐滿就要等下一班車,所以時間安排需要有點彈性。

園內有四家私人經營的旅館,每人每晚五百美元( 包括三餐和有嚮導的戶外活動),非一般人所能負擔;大部份旅館則在入口附近的小鎮。如果住在園外的話,公園唯一的道路既窄又險,滿佈碎石,來回少說也要4小時,每天搭車進出相當費時。

如果不住旅館,可以住在國家公園的營地,住三晚以上的遊客可以把車開進營地,但是停留期間不能使用自用車,必須搭乘巴士在園內通行。 園內有六個營地,只有三處可容納RV,營地裡有廁所,最靠近入口的Riley Creek則附有淋浴洗衣的設施。

想親近自然野景、又沒有大把鈔票住在園內旅館的我們,選擇待在公園營地。結果證明,這大概是最能體驗 Denali 的遊覽方式了。



【第一天: 荒野的滋味】


Teklanika是一條河的名字,我們選擇的營地,就在河的旁邊。

搬進營地的第一晚,想在附近走走順便熟悉環境。打開遊客中心拿來的地圖,卻發現附近唯一的路,就是整個公園僅有的那條行車道路。

請教營地志工,她笑笑說:「這裡是沒有步道 (trail) 的,隨便自己走就好。不過小心一點,有人在附近看過熊,還有狼...」

沒有路?!去過的國家公園,全都有規劃完善的步道或登山道,只要照標示就可安心的走。但在這裡到處無路又到處都可以是路,朝哪個方向走才好呢?

茫然四顧,營地旁邊有森林,但輕易走進陰暗的森林大概不是好主意。那麼沿河走總不會迷路吧?

我們朝著下游的方向走去,河床大部份是乾的,即使有水也很淺,這裡的視野開闊,極目只見起伏的山巒和廣闊的天空,一個人也沒有。我所居住的城市裡到處都是人,這種完全所荒野所包圍的經驗,使我在奇異的興奮之中,也有些不安。

八月中旬的阿拉斯加大約有17小時的白晝,十點多太陽才下山,晚上八點天還是很亮,在寬廣平坦的河床上走了一會兒,卻發現水流變寬,前面過不去了。如果不想涉水,就得在河邊樹叢中找出一條路來。

想到不久就要天黑,悠閒的心情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。 試著渡河,雖然水淺,但是大概很難不弄溼鞋襪。樹叢裡則是另一番天地,沿著灌木的間隙曲折而行,地上野花令人驚喜,但是樹木遮蔽了視線,不知會通往何方。

摸索了半天,好容易才回到路上,又等了很久公車才來。坐在車上看連綿不斷的河川美景,是不能想像在下面倉皇找路的滋味的。

習慣走在現成路上的我,並不知道在曠野行動,需要完全不同的空間邏輯。在這個沒有限制和規則的地方,可以照自己的意思左彎右拐攀高走低,但是也可能隨時面臨此路不通的情況,甚至陷入危機而不自知。

只不過在乾涸的河床上散散步,說危機太誇張了吧?

也許並不誇張。我們那時並不知道,一個星期過後,某個瑞士籍背包客就溺死在這條河的下游。1992年,McCandless 正是被同一條河困在對岸,遇難的巴士還停在那裡,默默見證著阿拉斯加荒野的殘酷無情。




【第二天: 威利在哪裡】


第二天搭Shuttle bus,打算先瞭解公園景點的位置和方向,順便試試運氣,也不知能碰上多少動物。很多人到Denali來,就是為了觀賞野生動物。
 
上車沒多久,司機忽然停車,拿出一付雙筒望遠鏡說:「左邊十點鐘方向,有幾隻大角山羊(Dall sheep)站在那裡。」
 

哇!大角山羊是Denali國家公園的招牌動物呢。全車立時陷入興奮之中,各式望遠鏡、Canon、Nikon、配置了炮筒般長鏡頭的大相機全部出動,瞄準了同一個方向...

「哪裡?到底在哪裡啊?」看了半天忍不住發出疑問,經過熱心人士指點,才在遠方山巔上看到幾個白色小點,為確定那真的不是石頭,趕緊拿出望遠鏡來確認。旁邊相機的快門聲響個不停,但是在這麼遠的距離下,沒有望遠鏡頭大概什麼都照不到。

過了一會兒車又停了,這次是棕熊 (grizzly bear)。熊比羊更難認,雖然熊的塊頭比較大,牠們卻喜歡藏身在灌木叢中。在整片黃綠色中尋找一個緩慢移動的棕色小點,簡直比玩「威利在哪裡」還要困難。

公路盤旋向上,景色也更加壯觀。在山谷裡看到了更多的熊、羊、駝鹿(moose)、馴鹿(caribou)、金鵰 (golden eagle) 還有狼群(或者說,更多不同顏色的小點)。車子行進的速度很慢,為了讓我們觀察野生動物而走走停停,但是好幾個小時下來大家都累了,回程的時候大部份的人都打起瞌睡來。

昏昏欲睡中,巴士駕駛卻話多起來。雖然 Shuttle bus 沒有「專人」解說,但是大部份駕駛都是在這裡生活很久,具有豐富野生動物知識的老鳥,隨便用眼睛一掃就能看到幾百公尺外的動物,不但找出動物來滿足我們這些大驚小怪的遊客,還往往以自己的方式附加說明。

我們的司機先生就是個很有趣的人,說起話來不疾不徐沒啥起伏(或許就是讓大伙昏昏欲睡的原因),但是他的說明決不是背書式的照本宣科,語帶嘲諷,頗有冷面笑匠的架勢。

他指著旁邊的豪華遊覽車:「那輛巴士上配備了長鏡頭和電視機,好讓乘客在螢幕上欣賞野生動物的大頭照...但是你想想都到了現場,窗外就是野生動物,還文風不動坐在巴士裡面看電視?!」

「其實真要看野生動物就應該到山上去。只要耐心坐在那裡等候,就能看到大角羊在陡坡上嬉戲的畫面。」

回程的路上我們決定中途下車步行。試著在沒人指點的情況下尋找動物的蹤跡,唯一看到的只有在天上翱翔的大鳥,但那究竟是隼,鷲、還是鷹呢?

想起下車前司機先生才說過的話:「有人問我:曠野那麼大,為什麼你總能在其中找到動物? ... 只要想像自己是隻尋找獵物的猛禽。就算是觀察動物,你也需要一雙獵人的眼睛。」

唉,Mr. Bird Of Prey,但願我也有那樣的一雙眼睛。


回到營地,才知道不過幾個小時前,一隻山貓 (Lynx) 走進我們的營地。

志工Patricia興沖沖把照片秀給我們看:「幾個露營客正坐在外面品嘗雞尾酒,一轉頭,就看到山貓大搖大擺從旁邊走過。 這是一隻體型特別大的山貓,你看牠的腳多粗壯。」

除了每隻耳朵上一撮醒目的毛外,照片裡的動物看來就像一隻放大版的貓,走路的姿態也有貓科動物特有的嫻熟優雅。牠慢慢地走著,好像完全不把旁邊「觀眾」放在心上的樣子。

一整天在外面找動物,卻錯失自家門口的大好機會,還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啊。據說後面好幾天,有人都在同一時刻擺出桌椅(還有雞尾酒?),期待山貓先生(或女士)的出巡。

可惜的是,在我們離開之前,牠始終不曾再度光臨。



【第三天: Strenuous Hike】


第三天是健行日。

雖說 Denali 沒有既定的健行路線,但是我們沒膽在曠野中「自己走出一條路」,更不想一直都坐在公車上遠眺動物,於是決定參加公園舉辦的活動。

國家公園每天都有由ranger帶領的「探索健行」活動 (Discovery Hike, 簡稱 Disco),有些活動老少兼宜 (比如說到森林裡採藍莓),有些則需要一定程度的體力。活動依困難度被分成三類:easy、medium、strenuous ( 艱難、費力之意)。

抵達的那天就趕緊報名,結果只剩下strenuous還有空位。不得已報了名,心裡還是揣揣不安。活動簡介說一共要走5.5哩,在崎嶇的山路上爬高1300呎,中途還要涉水渡河。越想越可怕,我的腳力並不好,自己累還不打緊,豈不是會耽誤大家的行程...



一早起床準備爬山需用的飲水和午餐,然後搭上前往集合地點的巴士。這天大概是到阿拉斯加以來天氣最好的一天,縈繞山頭的雲霧都不見了,終於讓我們見到了McKinley 主峰白雪皚皚的真面目。接著又在路邊看到了一整群的大角山羊,牠們忙著低頭吃草,對於在巴士裡興奮不已的我們懶於一顧。

看山羊耽誤了點時間,Ranger羅斯已經在集合地等了一會兒了,健行一共有十一個名額,但連我們在內只有七個人出現:一對從Cincinnati來的新婚夫婦(從教堂出來就直接趕上阿拉斯加的飛機),一對從洛杉磯來的夫妻,另外還有一位住在Nebraska的俄裔女士。

大家自我介紹後就出發了。羅斯解釋公園為避免對野地的破壞,必須限制活動參加的人數。「苔原是非常脆弱的,只要原地踏步二三十下,就能踩出一條路來。為了把人類活動的影響減到最低,每天的活動路線都不重複。像今天的路線,一年只會走二次,所以每次健行都是獨一無二的經驗。」

羅斯生長在維吉尼亞州,大學主修生物,由於對戶外活動的愛好,高中就開始在州立公園兼差打工了,這是他待在Denali的第一個夏天。

羅斯或許不是最有經驗的嚮導,但是年輕熱忱,他一路就地取材說明這裡的冰川侵蝕地質,也教我們辨認動物在谷地留下的各種足跡,原來我們所在的河床,就是一條屬於野生動物的高速公路。

從河床走到山邊,沿著一條小溪開始向上攀爬,路越來越陡,體力就分出高下了,我爬得上氣不接下氣,看來年齡最大的俄國女士卻輕鬆地說:「哈!這也叫 strenuous 嗎?」後來纔知道她熱愛滑雪,平衡感極好,上坡下坡如履平地。

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頂苔原。 苔原上覆蓋著短草、苔蘚和地衣,由於氣候的關係,樹木無法在這裡生長。 一年中有超過半年的時間,地上完全覆蓋著冰雪,飢餓的動物必須挖掘冰下的植被才能果腹。 

在紀錄片中看過那種孤絕冷絕的景象,然而現在是熱鬧的八月天,地松鼠的叫聲時時可聞,這裡的秋天來得早,有些地方已經變成鮮艷的橘紅色了,還可以找到藍莓和熊莓的蹤跡。

午餐時間到了,大家各自吃著自己帶來的三明治。 苔原上雖然風大,但是就像地毯般厚實柔軟,讓人想躺下來睡個好覺。一隻山羊站在更高的稜線上看著我們,那裡寸草不生全是砂礫,不知怎麼能在這麼陡峭的地方站得住。

「山羊太驕傲了,不肯下來與我們為伍。」有人開玩笑地說。

下山走的是不同的路線。苔原前有一大片陡坡,羅斯一馬當先,從坡上直直向前衝,懼高的我則站在坡頂,嘴巴張開成O字形...

如果是自己來走,大概馬上要開始呻吟抱怨了吧?但是別人都魚貫而行,我也只好假裝若無其事,抬起發抖的膝蓋跟上去。這是條沒有植被的陡坡,砂礫又鬆又滑,每一步都以為自己會跟腳下的碎石一起掉下去,這下子總算體驗到稜線上山羊的滋味了。

拖著溼透的雙腳(是啊,渡河時掉到水裡了)結束了這次的健行,當時不覺得怎麼疲累,之後卻持續酸痛了好多天 ... 

果然是 strenuous 啊,但只能說:實在是太值得了。





【阿拉斯加夜未眠】


幾年前去過Denali的同事告訴我:「Denali 風景雖好,但沒什麼野生動物可看。」剛到Denali的時候,也覺得公園的種種措施實在不便利遊客,比如說一定要搭乘有時間限制的巴士,道路太少,公園內又沒有販賣食物飲水的地方等等。

但是待了三天之後,我卻非常感謝公園處心積慮排除人類文明的影響,讓我們能夠接觸真正的自然環境與野生動物。即使大部份的時候只能遠遠看著牠們,但這種尊重自然的態度,讓Denali的動物在原生的環境中自由生長,不致淪為某種「動物秀」的主角。

如果希望動物會像服裝模特兒一樣走到面前,或是像城市的人一樣滿街都是,那麼到動物園去,或是留在家裡看探索頻道吧。如同那位巴士司機所說:想要真正的體驗自然,唯一的辦法就是背著背包,用自己的雙腳走到曠野裡去。 

離開Denali的時候,營地的志工打趣地說:「就要回到『文明』了,手機有訊號,又可以上網,是不是很高興?」

現在我們回到所謂的正常生活,上班下班,做著不得不做的事,吃著不得不吃的飯。紐約和阿拉斯加的時差,讓我每晚都睡不著,經常在半夜起來整理照片,寫寫旅行紀錄,或是閱讀Denali的相關書籍。

二個星期過去了,卻覺得自己好像並沒有離開那個地方。閉上眼睛,彷彿還能看見雲霧繚繞的群山,感覺苔原草地的柔軟,聽河水流動的聲音。

除了風景和動物之外,廣大的曠野之中,還有一些無以名之的東西讓我難以忘懷,也許就是同樣的理由,吸引著 McCandless,以及來到這裡的每個人。

當我們漫步河谷, 眺望大山,努力爬上苔原的時候,它一直都在那裡。 狂野難測、令人不安又心跳加速...

就在我們血液的最深處,靜靜等待被喚醒的時刻。


相簿連結
Denali國家公園
關於McCandless和Into The Wild

Comments

讀著就覺得曠野之旅真的可以打磨出人的意志, 和被日常掩蓋的自覺

謝謝
好吸引人的敘述

您準確的指出了我「回家」之後「回不來」的感覺
深受感動。
雖然我去的都已經是城市卻已經如此
想必您的感覺更是加倍的

您的文章讓我更有勇氣
以及稍微有一點「以後可以去哪裡探索」的概念
真是收穫豐富

Dear JustDropBy & 貓頭:

謝謝你們有空看完這麼長又囉唆的文章。覺得可以刪掉ㄧ半的文字,但又很想提供ㄧ些有用的資訊給到這裡逛的朋友們。

我們喜歡往外跑,但其實戶外活動的經驗不太多,隨便爬個山騎個腳踏車都大驚小怪。不過對於久居城市的人,在自然環境中動ㄧ動真的有益身心健康。

ㄧ般美國國家公園或州立公園設施都很不錯,也相當安全方便,上網可找到許多資料。如果想玩深入ㄧ些,比起走馬看花式的華人旅行團,自己租車上網訂旅館是比較好的玩法。不過安排路線預定旅館全靠自己,要做不少功課,也會讓旅行的經驗大不相同。

讀完後,忽然想到,生命裡錯過了許多可能再也無法彌補的東西。無法彌補也就只好死心。
能讀到如此精彩的敘述,也可在心中想望一番。謝謝。

您好
我們去過阿拉斯加2次
第1次主要看極光,第2次主要到Katmai看熊
雖然每次到幾乎都是傾家蕩產之旅
不過還是擋不住阿拉斯加曠野的誘惑
前一陣子也在思考第3次的阿拉斯加RV之旅

看到你的精采文章,心有所感
感謝您的分享,謝謝


有空到我們家看看

Liuko:

謝謝你來留言。

傾家蕩產啊,我們也是(笑)。阿拉斯加旅遊的確不便宜,不過人家ㄧ年只能做四個月的生意嘛。如果下次再去大概會選九月初,比較划算而且遊客也比較少,而且可以看秋葉。

剛才上你的網站去拜訪了,也看到你拍的熊。真的很有趣。

dear lotuslee:
去得了,卻差點回不來...學長也敘述了一個..
就說是從河邊營地出去時好好的
回來時已經被潮水淹過去路,無法可使的情況下只好高遶(剛好四個人都是大學時的登山隊員)
如果是一般人大概會覺得完了...得露宿...在那種地方怎麼可能?死路一條了。結果那四人硬是找出路來,至少遇到事情時不會慌張。

靠自己的眼睛找出動物來...其實訓練可得,如果有人帶著看就更快了。
我覺得要觀察動物最好是無心,套句我女兒說的,『我一出現蟲蟲、蝴蝶都不出來了,都因為我殺氣太重了...』,無心時動物對你不會有戒心,還會很靠近。
不過,野生動物都有危險性呢,保持距離比較好。

殺氣太重了...哈哈哈,好有趣的說法。

要在無意間遇上野生動物除了運氣外,還需要時間,偏偏就是我最缺的。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