« 失落的世代 | 主頁 | In The Land Of Lost Wages »

四川麵

父親是四川人,餐桌上永遠擺著一小碟辣椒醬,什麼菜都要往那個碟子裡蘸一蘸,才送到嘴裡去。


但是除此以外,很少在家裡吃到川菜,也許是因為母親不是四川人的原故。

我家唯一和四川沾上一點邊的菜色,是專門招待父親牌友的點心麵。 這個麵頗為講究,有好幾種配料:醬油和糖炒得香香鬆鬆的豬肉末,綠豆芽去頭去尾燙熟,木耳筍絲燴炒蛋花,還有切得細細的榨菜和蔥花。

四種配料分別盛在四個容器裡面。 要吃的時候,先在麵碗底部放點榨菜蔥花,淋一小匙醬油,注入一點麵湯,然後把煮得軟硬適中的細麵條(生麵)挑入碗內, 灑上肉末豆芽, 舀一大匙散發著木耳蛋香、濃稠滾燙的麵澆頭,最後滴上麻油,放幾根燙熟的青菜,一碗麵才算大功告成。

照我家規矩,客人來訪,小孩是不能上餐桌的。偶爾被媽媽叫去幫忙,按人數一碗一碗把麵「做」好,全端到牌桌上以後,才能在麻將聲中,自覺委屈地縮在廚房小桌旁邊吃屬於自己的那碗麵。

如果是自家人在一起吃麵,則常常會聽到父親說起「吃麵的故事」。

父親說:小時候在四川家鄉,晚上常有人挑著麵擔在路上叫賣,大人總等孩子睡了以後才買麵來吃。有一次父親早已睡下,卻在睡夢中因麵香而驚醒,鬧得大人讓他嘗上一口,才心滿意足沉沉睡去。

也不知是因為小孩子半睡半醒,還是因為捨不得,竟忘了把那口麵吞下肚去。「早上起來,含了一晚的麵又酸又臭,全都嘔了出來。」從父親的表情看來,那滿嘴發酵的麵味顯然讓他畢生難忘。

很少聽父親提起小時候的事情, 這個特意說來「教育」女兒的故事,目的是宣示「一粥一飯來之不易」。 所以雖然故事不知說了多少遍,早就被慣壞的獨生女也只好乖乖洗耳恭聽。

為了打破說教的尷尬氣氛,我總會指著碗裡的麵多問一句:「這到底是什麼麵?」父親也總是回答:「就叫四川麵吧。」

當時沒吃過擔擔麵的我,一直以為這就是有名的四川擔擔麵,等到很多年後吃過了正宗的擔擔麵,才發現我們家的麵雖然名為「四川」,不但沒放芝麻醬花生粉,也找不到一點辣油花椒的影子(除了父親自己會加很多辣椒醬),反而和北方大滷麵有幾分相似。但是使用肉末而非肉片,沒加蝦仁等海鮮,配料也和大滷麵不大一樣。

說實話,我從來沒在外面吃到類似的麵。

今年年末的旅行定在四川和雲南,將經過父親出生的小鎮,也許能在那裡嘗到熟悉的滋味,證明我家的「四川麵」,不僅僅是出於那個十六歲就離家遠走,再也不曾回去的少年,對於家鄉物事模糊的想望和懷念吧?

Comments

lotus 都藉食物懷舊 :)

嘿嘿,太久沒更新,只好藉食物兼懷舊墊檔一下。
真正想寫的,一來題目太大,一來自己也沒想清楚,只好繼續往後延啦。

我喜歡這麵
一定要自己煮來吃

請問
湯頭你怎麼熬呢?

lotuslee,你好。偶然看到你07年的博文“拼貼時代”,我是一個學生,研究mashup的教育應用方面,想知道你是否可以提供給我一些你現有關於mashup的資料?如果可以,不勝感激!我的email:lizhang0404@gmail.com

那時代還沒那麼講究, 麵湯就只是煮麵的水啦. 如果用雞骨熬湯當然更美味了.

geminice:

當初有可能接下mashup的案子,所以稍稍看了一下,後來同事接下來,所以就沒有深入了.我是程式設計師,所以看的都是google API等非常技術性的東西,不太有理論. 大概沒法幫上什麼忙.

你的研究是哪方面的呢?

是這樣啊,我是研究它在教育中的應用,程式方面不是很懂。不過還是謝謝你啦。給你留言會轉換成繁體,怕你看不習慣啦。非常喜歡你的文字風格!

莉莉好,
看到你的好麵害我現在好餓呢!
please give me your email address again, Pam Bao Bao Wei will visit Taipei and China in the end of 2009, how is your schedule ?

Hi Lotus: I am your old old old classmate, 王安仁. Haven't met you for ages. Glad to find you here!!!! Tony

hi Tony:

long time no see. sorry for late response because i've been sick in bed for almost a week.

welcome to my blog and hope that you will enjoy.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