« 西北之旅:意外的旅客 | 主頁 | 西北之旅:The Believers (下) »

西北之旅:The Believers (上)

拉卜楞寺,原本並不在預定的行程當中

(相簿看這裡)


會到那兒去,也許並非全屬巧合。這次在中國西北,走訪唐時長安的浮屠寺廟,登麥積山石窟,看敦煌莫高窟…多次碰到港台的進香團時,才領悟到我們這次的行程,幾乎就是一次佛教藝術的巡禮。

拉卜楞寺位於甘肅省夏河藏族自治區。寺廟建於清康熙年間,至今已有兩百八十年歷史。今年三月中旬,緊接著拉薩的藏族抗爭,拉卜楞寺也出現了大規模的僧侶抗議活動,解放軍入寺鎮壓,不但限制寺中僧侶的自由,也嚴禁外來遊客和傳媒訪問。

出發之前,我們多方詢問卻不得其門而入,卻在蘭州火車站誤打誤撞地闖進一家旅行社。阿莎力的女經理,馬不停蹄打電話安排導遊車子和住宿,二個小時之後,我們已經坐在前往拉卜楞寺的車上了。


拉卜楞寺距離蘭州,其實只有四小時的車程。據說不久前路還沒修好,一路坑坑凹凹地顛到夏河,沒有六小時是到不了的。

途經臨夏的回族自治區,每隔一陣子就可以看到清真寺,有些頂著傳統伊斯蘭式的圓屋頂,有些卻融入了飛簷樓閣等漢族建築元素,街上到處是包頭巾或戴小帽的回族人氏,有些還趕著羊群,一派熱鬧景象。開車的師傅一邊按喇叭,一邊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在車陣人群中頻頻超車。

「不要小看這些回族人,可有錢得很。他們善於經商,比藏族要勤勞多了。」導遊調皮地放低了聲音。「這裡是中國的金三角,贓物毒品什麼都有。如果車子被偷,來這兒找準沒錯。」

導遊是位年輕姑娘,但是因為喜歡旅遊的關係,還在唸書的時候就帶團跑遍了中國。她有四分之一的藏族血統,祖母還住在夏河附近的村落裡,但是打扮入時,活潑健談,如果不是眉宇間淡淡的藏族影子,看來和台北街頭的年輕女孩沒有兩樣。
 
「我們並不是反對人民政府,而是反對現在自治政府裡腐敗的官員。」也許是我們並未主動詢問,她反倒自己澄清起來。

「抗爭行動其實都是以前的貴族別有用心,挑撥年輕和尚鬧起來的。」雖然對西藏貴族有所微言,她對於達賴喇嘛的景仰顯而易見,和一般漢人的態度不同。「當年達賴喇嘛,也是在那些貴族的挾持之下才出逃。英法美日等國家,哪裡會真心為西藏好,多半都是出於自己的利益。這一點大部分僧侶的心裡都很明白。」

我靜靜聽著沒有答話,不知道這有多少是官方的說法,多少是在漢藏兩種文化衝擊下所達成的結論。
 
過了回族自治區,天已經黑了,公路上空盪盪的。車子在一個檢查哨被攔截下來,導遊下車後,我本能用夾克蓋住座椅上的大相機。一個軍人探頭進來瞧了瞧,一會兒導遊回來了,鬆了一口氣說:「檢查是因為地震的緣故。」

大家都累了,沒有人再開口說話。天上沒有星星,只有前方黑色山頭上,掛著一輪探照燈似的金色圓月。


一大早起床,前晚的高原反應業已消失,畢竟海拔有兩千多公尺,爬旅館樓梯都出現喘不過氣來的症狀,還好身體很快就適應了。

「要不要一起吃早餐?」導遊告訴我們不用急,要帶我們到朋友的家裡去喝酥油茶。

寺院佔地廣闊,除了廟宇佛殿外,還有僧侶所居住的房舍。房舍都是由僧侶自行出錢建造,一般的房子很儉樸,偶爾見到幾個門楣精雕細琢的大宅院,則是有身分有地位的大喇嘛或活佛所居住。導遊說,這些大喇嘛非常富有,擁有五六個管家和多輛代步汽車並不足為奇。

「他們的錢從哪兒來?」原來藏傳佛教也是階級分明的社會,和原本想像中荒山野嶺的苦行僧有些不同。

「寺院只給僧人很少的生活費,也不供給住宿,所以僧侶必須靠信徒供養。大喇嘛有很多供養人,年輕僧侶則要靠家裡,對藏人家庭來說,如果能供給一個孩子出家,是極為光耀門楣的事情。」

拉卜楞寺的佛教學校十分嚴格,教授的除了佛學法典,還包括西藏的醫學,天文,曆算等等,平均要十五年才能畢業。畢業後可以進研究所繼續進修,或是到拉卜楞寺的下屬寺院去掛單教書。

招待我們喝茶的,是位笑容靦敟的年輕僧侶,和我們的導遊從小一起長大。也許是因為說漢語的緣故,他不太說話,如果不是那一身赭紅的袈裟,看起來就像個傻呼呼的大男孩。小小的院落,年輕的師父自己住一間,另一間則租給其他的僧人。

主人忙著在廚房為我們準備酥油茶和糌粑,我們則坐下來,好奇地打量這位年輕修行者的房間。房間很小,陳設簡單,門口幾張大型足球明星海報,讓我們不禁會心微笑。
 
「喂!你怎麼還有達賴喇嘛的照片。」導遊驚呼起來。床邊幾張活佛的照片中,達賴喇嘛正對我們展現熟悉的溫暖笑容。

「那時候軍人一間間闖進來,到處沒收達賴喇嘛的照片。還好我事先藏起來了。」師父把酥油和青稞粉端進來,有點得意,又有點不好意思地說。

糌粑是酥油,犛牛乳酪和青稞粉所製成的高熱量食品,師父向我們示範如何先用熱水溶化酥油,加入乳酪和青稞粉,然後用手攪拌成一個圓球,一點一點地剝下來吃。酥油的味道很重,我們將用量減半,再加上白糖,做出來的糌粑甜甜的,透著青稞的特殊香氣,味道有點像起司味比較重的奶油麵團。我的同伴一邊吃,一邊大聲誇讚。

離開的時候,師父趕進廚房包了一大包酥油和青稞粉,要我們帶回去,我也不好意思,趕緊拿出在香港買來的甜點回贈。

「哎呀!」走了好一陣子才省悟過來。粗心大意的我竟然把一盒「老婆餅」送給不能娶妻生子的出家人,但願木訥老實的師父不會因此而見怪。



拉卜楞寺佔地廣大,最有名的,大概就是那環繞寺院,綿延兩公里的轉經廊。路上碰見許多前來轉經的人,大多是老人,黝黑的臉上佈滿皺紋,一邊嘴裡喃喃念著,一邊推動經輪急急前行,我們也一起加入了轉經的行列。

「藏人看的不是現在,而是為了來生。」導遊這麼說。來生遙不可知,在今生的驚濤駭浪中,還執守著古老信念的這個民族,他們的未來會是如何呢?

那五彩鮮豔的經輪比想像中沉重,得花一些力氣才推得動。寺院的路上灰撲撲的,松煙繚繞中,金碧輝煌的廟宇,看來竟有幾分淒涼寂寞之感。


拉卜楞寺相簿
拉卜楞寺介紹

Comments

拉卜楞寺耶

看了描述和相片
只能說謝謝

> 這位年輕修行者的房間...門口幾張大型足球明星海報

讀到這裡, 想起了這套電影 - 小喇嘛看世界盃

http://www.imdb.com/title/tt0201840/

武藏野:

你這麼說讓我覺得很不好意思.
我對西藏的看法非常膚淺,多半是西方媒體的刻板印象,最近才稍稍了解了一點他們的歷史.
這次在拉卜楞寺只待了不到一天,也沒有跟幾個當地人說過話,所以什麼也不敢寫呢.

我也要說一聲謝
看到藏僧藏照片那段
很想哭

看了你的文章,好像自己也跟著走了一遭,謝謝。

>>小喇嘛看世界盃
我也看過這部可愛的電影.
接待我們的師父非常純樸而可愛, 下次想真的到西藏去走一趟.

這邊譯作《高山上的世界盃》
我也想到這部片,原來那邊真的很瘋狂....

在尼泊爾旅遊時,曾造訪加德滿都南邊帕坦Patan的賈瓦克爾Jawalkhe西藏難民村,西藏人在這自成聚落,村內有大型羊毛地毯工廠,編織精美的大地毯價格不低,也很難帶著旅行。村外主要道路上,也有藏人開設的地毯商店,價格就比近平易近人,買了方便攜帶的氂牛圖案小方毯,現在冬天寒流來時,就拿出來用。

加德滿都東北方有個Boudhanath,這裡也是西藏人聚集之地。Boudhanath Stupa據說是尼泊爾最大的佛塔,巨大的階梯式平台上倒扣著白泥半圓形球體,球體之上還有13層方形階梯頂蓋,方型頂蓋最底層,四個面各畫了佛陀的雙眼,巨大的眼睛像是在俯瞰著人世間的一切。參訪著人群熙熙攘攘,佛塔四周的商店放著吵雜的音樂,讓人心情有點浮躁,當時走上階梯,近看巨大的佛塔,在青空的映照下,美麗的白色佛塔安祥地矗立著,巨大的存在讓人油然而生崇敬之心。

尼泊爾朋友帶我們去參觀西藏僧侶的寺廟,佛像有三層樓高,金像塑身,裝飾以寶石貴金屬等,華麗無比,有位老僧侶來接待我們,介紹他的佛像有來自世界各地之人參訪,仔細介紹透明壓克力板做的油錢箱中,有世界各國紙幣,當然我們也很知趣,捐了千元新台幣的香油錢,讓老僧很滿意的笑了。

NANA:

聽你說來,尼泊爾也是個很值得去的地方. 我有一位朋友到那裡去了好幾個月,差點兒就不想回來了...

家家有本難念的經,尼泊爾也不例外。

外人去當地玩很舒服,可以享受低物價與大自然,又有大麻可以吸,難怪當初嬉皮們一窩蜂地跑到那兒去,加德滿都的著名觀光商店街,至今還販賣許多與嬉皮相關的商品,大麻圖案飾品與衣物等等,西方觀光客還蠻喜歡的,可以從中追尋年少輕狂的記憶。

當地人除了貴族與高級官僚外,一般即使是大學畢業生也難有好出路,出國到外地打工是很常見的,獲利頗豐的觀光業當然是掌握在有力人士手中,尋常人等難以分羹。

從加德滿都離開往其他都市的道路上,可以看到妝飾美麗的妝瓦洋房坐落在田野中,不過奇怪的是當中有部分很明顯地只蓋到一半,雖然一樓有人居住,不過二樓以上雖有柱子,卻是四面闕如,不避風日。原來這些都是出國打工之人所蓋洋房,出外之人一年會寄兩三次錢回家,家人就拿這些錢來蓋屋,第一年償還結清因出國所欠之債,第二年買地,第三年蓋一樓,以此類推,所以會看到蓋到一半卻早已有人入住之屋。

所以廓爾克人會想擠破頭進入英國傭兵啊
我看世界地理頻道對達賴的專訪
看他的言談
覺得他決不是中國官方形容的人

Post a comment